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莫让“空巢”束缚了“诗与远方”

发表于2016-09-07
标签:父母 条件 中心 个人 居住 

莫让“空巢”束缚了“诗与远方”


这几天,网上有不少描述“空巢青年”的帖子和新闻,引起社会热议。

上周,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通过问卷网,对2000人进行调查,有64.3%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的“空巢青年”多,缺乏感情寄托、居住条件差、生活拮据窘迫、社交圈子窄、缺少照顾和关爱、作息混乱、娱乐生活贫乏、上升通道受阻等都成为“空巢青年”面临的困境。

按照网上的说法,“空巢青年”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、单身且独自租房的年轻人。有大学教授认为,对年轻人来说,刚毕业未婚,“空巢”的状态是普遍而正常的,不应该给他们打上标签。也有网友认为,“空巢青年“只是一个人生阶段,无需过度渲染他们生活的悲情色彩。

不过,正如受访者所认为的那样,“空巢青年”既是一种居住状态,也是一种心态。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心态,那就是——精神虚空。什么叫精神空虚呢?一方面是思想消极腐败,不是一切向前看,而是一切向“钱”看。另一方面是斗志全无,不思进取,无心学习,能力不足,因而感到“孤单、寂寞和失落”。

理智告诉我们,不读书、不学习,不拼搏、不奋斗,心为物役、精神空虚,后果很严重。“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,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”。精神空虚的问题,不是个别性的问题,而是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。如果任凭这股“虚空”的戾气无限滋长蔓延,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都将是极其危险的。

生活可以艰辛,人生不可助长精神虚空。鲁迅先生在《热风·随感录四十一》说,“近来很通行说青年;开口青年,闭口也是青年。但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?有醒着的,有睡着的,有昏着的,有躺着的,有玩着的,此外还多。但是,自然也有要前进的。”只有那些敢于照着自己确定的目标勇往直前的青年,才能在血气方刚中见出真性情。

习大大勉励广大青年,要“不贪图安逸,不惧怕困难,不怨天尤人”。生活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当中的“空巢青年”,要尽快调整心态,明确方向,既要有“想干点事”的理想,更要有“干成事”的行动和“干好事”的决心。要脚踏实地,勤奋努力,现在应该做的事情,就立即做起来,不要拖延到以后;自己应该而且能够做的事情,就要勇于承担,不要推给别人;要兢兢业业,坚持不懈,为人生、为事业、为明天,奋斗、奋斗、再奋斗!

“一语不能践,万卷徒空虚”。青年一代, 要常补精神之“钙”、常培思想之源、常固信仰之根,时刻拧紧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这个“总开关”,树立远大的抱负与理想。要拿出“好儿女志在四方”的豪情,勇于放弃眼前的虚华,走出房间,自捣“空巢”,到外面的闯一闯、拼一拼,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,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。要孜孜不倦地学习科学知识,坚持知行合一,在实践真知、悟真谛,丰富阅历、加强磨炼、增长本领,承担起青年人的使命责任,为祖国腾飞奉献力量 。



上一页|1|
/1页